外媒:全球需求激增利好中国光伏产业
参考消息网9月1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30日发表题为《太阳将继续照耀中国光伏产业》的外媒报道。报道说,全球高企的需求能源成本和政策激励措施注定将推高几乎所有地方对电池板的需求。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激增中国光伏企业将从中受益。
报道称,利好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中国数据,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所有关键制造阶段的光伏市场份额都超过80%。鉴于电价飞涨,产业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对许多房主来说尤其可能成为一个在经济上具有吸引力的外媒选择。野村公司预计,全球全球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在今明两年都将增长近50%。需求
其中大部分将位于中国国内。激增中国在2021年建设了创纪录的利好太阳能发电能力,而且今年很可能会再次打破这一纪录。中国中国今年上半年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31千兆瓦,光伏是去年同期新增装机容量的两倍多。政府大力推动分布式太阳能,促使从医院、学校到商业建筑在内的各种场所安装的屋顶太阳能电池板激增。这种分布式太阳能占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容量的近三分之二。
报道称,由于消费者希望节省高昂的电费,世界其他地区对太阳能的需求很可能也将更快增长,尤其是欧洲。美国的情况较为复杂。它对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但许多中国企业现在也在东南亚进行生产。新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扩大了对屋顶太阳能的税收抵免,而且这项法案中还包含了刺激国内生产的额外激励措施。中国企业在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和上游多晶硅领域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尽管存在复杂的贸易政治,但它们很可能将受益匪浅——至少在美国竞争对手开始扩大规模之前的短期内是如此。
光伏电站工作人员在甘肃省金昌市华能集团西坡光伏电站现场巡检(新华社发)报道称,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多晶硅价格自2021年初以来上涨了两倍多。最近中国四川省的电力危机——由于极端干旱导致水力发电量减少而引发——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多晶硅供应。野村公司预计供应紧张将持续到今年下半年。但新增产能可能很快就会推动价格回落。野村公司说,即使计入可能出现的项目延期或取消,全球多晶硅产能到2023年仍将较去年翻一番以上。其中大部分也将位于中国。
晶圆和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等上游企业可能更容易受到多晶硅价格波动的影响。但下游企业将更具弹性,比如在深圳上市的电力控制系统供应商股份有限公司。据高盛公司说,该公司占据了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约三分之一的份额。
报道说,无论如何分析,全世界对非化石燃料能源激增的需求都会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更大的繁荣——不管是在价值链的哪一个环节。美国竞争对手可能最终会在某些细分市场夺回一些地盘,但对中国制造商来说,好天气看来注定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相关文章:
- 永顺控股香港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1497.5万港元同比增长43.8%
- 光伏产业链盈利能力好转,双良节能又签百亿大单
- 世茂股份:拟延期一年兑付“19世茂G3”债券本金,剩余本金4.75亿
- 小米汽车暂无计划在上海建厂,网传消息系乌龙事件
- 北京朝阳:流调发现有的感染者与病毒擦肩而过就被感染 请戴好口罩
- 北京:不再受理学前线上培训教育移动应用备案申请,已备案的予以撤销
- 快手We我们工作室总监裴雪珂获选2022百大年度品牌人物榜
- 广汽传祺市场营销部公关总监李牮获选2022百大年度品牌人物榜
- 老龄化社会影响日益突出,养老目标基金助力养老第三支柱
- 上海复工复产现状调查:餐饮业面临资金压力 快递业逐步复工 电商备战“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