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解读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因地制宜,主要分四种情况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在8月17日举行的国家高考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民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并表示,民委民族改革坚持公平公正,解读加分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少数公共服务政策差异。
恢复高考以来,政策制宜主分种情我国在高考中实行加分政策,因地其中少数民族考生的国家高考加分主要是为了帮助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和群体更好地接受教育。近年来,民委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经历改革,解读加分一些地方取消了少数民族的少数高考加分。
国家民委政策法规研究司司长张谋表示,政策制宜主分种情推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改革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因地一方面,国家高考我国的民委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显著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享受的解读加分教育资源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有的省区原来对省域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普惠性加分政策,现在看已经不够精准。
这一轮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更加精准地确定加分的区域、群体、条件,让政策能够切实惠及那些需要帮扶的学生。
张谋介绍,目前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改革方案,主要有四种情况:有些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省份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的省区将加分范围调整至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地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有的省份取消了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加分范围缩小为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有的省份按照区域加分,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无论是汉族考生还是少数民族考生都有加分。另外,保留有加分政策的地区,加分分值也大幅减少。
张谋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具体政策措施所依据的社会条件、所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应当与时俱进作出调整。改革将坚持公平公正,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制定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要更多地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
相关文章:
- 突然终止高溢价收购瑕疵标的,豪森科技也觉得不划算?
- 央行、银保监会: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保交楼”配套融资支持
- 北京朝阳区:继续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出本小区,就近核酸检测
- ST三盛拟5亿购天雄新材51%股权 标的6条产线资产已抵押
- 国常会部署六项任务: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要求的科创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开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 以色列与卡塔尔开通世界杯临时直航
- 胡润高净值人群报告:近3年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11.8% 广东独角兽增长速度领先全国
- 民众有需求 产业有潜力 市场有期待——湖南文旅融合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