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逃离之日 猪价上涨之时
我的底部钢铁网
回顾近一周的猪价,相信绝大多数市场人士仍然是逃离懵逼的,自4月13日猪价开启上涨模式起,日猪短短11天猪价便上涨2元/公斤以上,上涨单日最大涨幅达0.80-1.00元/公斤。底部对于这波猪价上涨的逃离原因,市场众说纷纭,日猪小编总结了其中最主要的上涨几点原因:
其一,近两周的底部二次育肥热情高涨,带动仔猪价格飙升,逃离预示着市场多看好下半年行情。日猪据钢联数据统计,上涨截止到2022年16周7kg仔猪价格为403.33元/头,底部较14周的逃离323.81元/头上涨79.52元/头,涨幅24.56%。日猪
其二,长期亏损后的规模场主动缩量抬价、止损,中小散户跟风惜售挺价。
其三, 2021年6-7月母猪配种量偏少,9月-10月份仔猪出生量少且散户及部分规模场母猪大量淘汰,4月中下旬生猪出栏量减少。
其四,五一之后广东省生猪调运政策再度趋严预期强烈。
而从近两日行情来看,尽管当前需求仍不佳,但猪价上涨后显露出难跌趋势,且今日北方某规模场主动缩量,抬升毛猪价格1.00元/公斤以上(5天缩量50%左右),那么后续情况到底如何?目前生猪是否已经逐步逃离价格底部,迎来持续上涨行情?
产能转折 母猪+散户都少了
图1 2020年-2022年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走势图图2 2020年-2022年样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重走势图首先单从目前的母猪存栏量变化情况来看,自从2021年6月份到达产能巅峰之后,便一直处在去化模式中,并在9-10月份大量淘汰,再综合配种率及产仔数来看,自4月中下旬往后,生猪出栏量确有开始减少。
同时,历经经半年的大幅亏损,东北、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多地中小散养户退出比例惊人,部分地区达50%以上,且中等以上规模场养殖场母猪去化比例也较大,尽管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末能繁殖母猪存栏4185万头,仍略高于正常保有量,但近期去化程度有所加快,且综合小散的去化程度来看,目前市场猪源并没过分充足。
另外,虽说近期二次育肥较为火热,后期出栏均重增长预期较强,但因出栏量的减少,体重增长对行情的利空作用相对偏小。故总供给端来看,目前生猪产能转折已现,后续生猪出栏量的较少将对猪价形成较强支撑。
成本受限加情绪支撑 猪价易涨难跌
图3 国内沿海区域豆粕主流出厂价而目前因、价格仍处高位,且蛋白类饲料原料价格预计三季度前都难有大幅下降空间,养殖场饲料高成本状况仍将持续较长时间,据测算当前断奶仔猪成本约为370-380元/头,自繁自养成本约为2000元/头左右,对应猪价16.9元/公斤以上。
就当前猪价水平,养殖场仍处在亏损状态,据钢联数据显示,2022年16周自繁自养头均亏损320.18元,故在高成本、高亏损局面下,养殖户扭亏为盈情绪较强,在猪价已有明显回暖迹象下,散户、规模场抗价情绪普遍偏强,情绪主导下的行情上行支撑较强。
新冠疫情形式好转 需求回暖预期偏强
图4 上海钢联监测样本屠宰企业日度屠宰量据钢联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4月22日样本企业生猪屠宰量为111014头,据春节前正常水平仍有40000头左右差距。
目前上海、吉林、江西、广东及浙江等地新冠疫情形式仍较严峻,但经“动态清零”政策防控后,阳性及无症状病例日益减少,情况逐步好转,需求端完全复苏只是时间问题,虽说二季度为传统猪肉消费淡季,但是若下月各地疫情放开封锁,餐饮、堂食及居民消费激增、报复性消费将抵消淡季的需求减少量,故总体需求端亦对行情形成支撑。另外,国家政策端也多引导猪价回归成本线以上水平,调控生猪养殖、屠宰及白条消费端平稳发展。
综合观点:5月后生猪出栏量实有减少,且体重增加对供给带来的压力有限,而各地新冠疫情逐步好转,防控措施解除后的“报复性”消费对白条需求支撑较大,加之成本高位、政府调控下的养殖场挺价情绪较强,三足鼎立支撑之下的猪价已然摆脱猪价底部,持续上涨行情已经到来。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Zoom第三财季营收11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86%
-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朱海扬:个人养老金将改变公募基金的投资模式、服务模式和销售模式
- “宁王”也扛不住原材料涨价: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下跌超40% 毛利率创新低
- 16个“北上广深成渝”资讯博主全在湖南发帖!微博营销号暴露真实地址
- 广东一医院开设“世界杯综合征”门诊 出诊医生:半天有近20人就诊
- 俄边防站遭炮击!俄军摧毁基辅一兵工厂!A股大爆发,4月牛熊榜出炉
- 三河市:继续执行静止管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遴选确定的投资咨询评估机构名单并修订印发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
- 年内916家A股公司回购股份 超七成为民企
- 宁德时代: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