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金观平:当好民生资金守护者
近日发布的经济金观金守2021年度审计整改报告显示,对于就业、日报住房、平当基层“三保”等重点民生专项资金审计查出的好民护问题,已整改1778.6亿元,生资完善制度1255项,经济金观金守处理处分2995人,日报纠治了一些阻碍改革发展和长期未解决的平当顽瘴痼疾。
近年来,好民护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生资财政收入增速有所下降,经济金观金守中央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日报坚决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平当推进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好民护目的生资就是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稳住经济大盘。
在促进重点民生资金落地落实中,审计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六稳”“六保”、减税降费、疫情防控、助企纾困等领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把脉问诊,“治已病、防未病”,助力打通民生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促进改善民生和共同富裕。
审计整改报告反映出,虽然重大问题整改取得实质性突破,但当前部分地区在民生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跑冒滴漏、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情况,导致中央惠民政策打了折扣。
重点民生资金事关群众冷暖,能不能管好、用好,关系着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进步。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好民生资金“守护者”和国家财产“看门人”,审计部门责任在肩,尤须担当作为。
要用“火眼金睛”看好民生资金,切实守护资金安全。坚持把审计力量下沉到最基层,把监督跟进到民生资金使用最末端,努力做到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及时发现和揭露违法违纪问题和重大风险隐患,促进党中央各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实落地。
善用“穿透式”审计推动民生资金“动起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方面,严查资金趴窝沉淀、闲置未用、应付未付、过度保障等使用无效、低效的问题,防止资金“趴在账上睡觉”,确保民生资金用在实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紧盯部分地区和部门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不到位等问题,真正做到政府过紧日子、人民过好日子。
“查病”是为了更好“治病”。审计整改报告披露的问题中,不乏“改而又犯”的老毛病,反映出部分地区落实审计整改责任不到位,整改压力传导存在层层衰减、整改责任落实存在偏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一追到底、严格问责,让那些以权谋私、挪用侵贪的人付出应有代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审计部门要始终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以更高质量的审计监督,守护人民幸福生活,不断推动民生保障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金观平)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主力太黑了”!德龙汇能3跌停,重挫27%!唐山首富被套4年
- 种子卖爆了!英国掀起种菜热!怎么回事?
-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优先保障硅能源产业用电需求,支撑双碳目标落地
- ASMPT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盈利26.2亿港元同比减少17.32%
- “双十一”商机 | 2022十一月商业地产零售业态发展报告
- 3D打印,还能打印出“鸡排”!竟然香气四溢?!
- Strategic Value创始人Khosla称央行加息使不良债投资机会增多
- 带状疱疹疫苗市场“1+1”
- 广发股指期货日评:多部门发声为国内经济背书,房地产业又迎重磅政策支持有望提振股市情绪
- 贵金属:美联储加息进一步前景仍提振美元打压贵金属 盘中大单交易拉动金价反弹收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