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完善医疗保障体系:7次降低核酸检测价格,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升级
原标题:广东完善医疗保障体系:7次降低核酸检测价格,广东格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广州报道 7月28日到29日,完善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召开。医疗会议听取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局长肖学作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情况的保障报告(下称“报告”)。
医疗保障制度是体系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生命健康、次降测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低核地医经济社会稳定紧密相关。酸检升级
近年来,直接广东省围绕“建成覆盖全民、结算城乡统筹、服务权责清晰、广东格异保障适度、完善可持续的医疗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目标任务,深化医保改革、保障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基金监管、精准兜底扶贫、做好疫情防控、提高保障水平,全省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和改革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11亿人,同比增长1.2%。2021年,全省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1744亿元,支出1602亿元,基本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运行平稳,风险总体可控。医疗救助资金支出35.6亿元,资助305万困难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救助对象620万人次,有力保障了困难人员医疗救助需要。
先后7次降低核酸检测价格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广东充分发挥医疗保障系统集成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广东高效保障疫情防控救治费用,疫情期间及时向医疗机构预拨救治经费,通过全省统收统支机制筹集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专项资金。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已合计上解专项预算资金162.99亿元(预算上解指下级财政按照预算管理体制,将一部分本级预算收入解交到上级财政),切实做到“钱等苗”,为尽快建立全民免疫屏障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广东开展多轮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及配套耗材省际联盟集采,大幅降低核酸检测成本,平均降幅为78%,并通过集采机制将降价成果辐射到19个省区,有力降低社会面疫情防控成本。
截至目前,广东已先后7次降低核酸检测价格,核酸单样检测价格目前不超过16元,混检不超过5元,政府组织大规模检测混检价格不超过3元,位于全国低位。2022年上半年,共节省检测费用115.46亿元,累计节省检测费用483.4亿元。
此外,广东全力做好疑似和确诊的参保患者救治费用保障。报告显示,全省预付医疗机构新冠疫情费用22.32亿元,结算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参保患者1.68万人次,总费用7981.64万元,医疗保险基金支付7240.61万元。
完善老龄人口医疗保障
广东人口老龄化加速,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报告显示,2020年,广东已有16个地市进入“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底,全省户籍人口老龄化占比将突破17%,到2030年将突破20%,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口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远高于其他人群,同时,老年群体就医沟通障碍、费用支付存在负担、住院护理不便等问题突出。关注老年人就医服务,关乎着社会稳定发展。
广东着眼老龄人群,提供专项保障举措,体现其温度和力度。报告显示,中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水平正在逐年提升,门诊特定病种保障范围从28个扩大到52个。应对社会老龄化趋势,有关部门在广州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将41项生活照料服务和34项医疗护理服务纳入保障范围,截至2021年底,惠及约7.7万人。
报告中提出,下一阶段,广东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适当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范围,尽快在全省推广实施。
除关怀老年人群就医外,对于其他特殊群体,广东亦提出了相应的医疗保障措施。例如,实现职工医保和生育保险合并实施,生育保险服务保障进一步提高。2021年,广东享受生育保险待遇420.1万人次,基金支出129.89亿元;截至2022年4月,广东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人次186.87万人次,基金支出45.84亿元,呈现明显增长态势,有力支持“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异地就医结算人次居全国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住院、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实现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县域全覆盖,越来越多的群众可以在广东享受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报告显示,目前,广东全省所有统筹地区都已开通住院和普通门诊费用异地直接结算。截至今年6月底,开通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2371家,住院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2595家,跨省门诊累计直接结算20.75万人次,基金支付0.35亿元,跨省住院累计直接结算217.41万人次,基金支付278.04亿元。
同时,广东开通省内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2821家,住院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2595家,省内门诊累计直接结算61.64万人次,基金支付2.95亿元,省内住院累计直接结算622.35万人次,基金支付751.16亿元。结算人次与金额均在全国排名前列。
广东省医保局副局长李锦汤在媒体吹风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在异地就医方面广东具有先发优势,早在2015年广东就搭建了异地就医平台,平台上线后初步实现了省内的异地就医。在2017年国家异地就医平台开通后,广东与国家平台融合,实现了省内及跨省异地就医。如今,广东已开通住院和门诊两个方面的异地就医服务。“目前来讲,广东异地就医的数量是全国最多的。”
为进一步提升广东异地就医等服务质量,报告中提出,将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建立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便利群众参保、缴费,加强适老化服务,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推动住院、门诊医疗费用实现一体化结算,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