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行为:对内重点防范虚构交易、转移利润 对外重点防范利益输送
对内重点防范虚构交易、央行转移利润 对外重点防范利益输送
□从多个维度划分关联交易类别,规范公司关联分类提出关联交易管理具体要求
□金融控股公司应维护附属机构独立运作
□重点关注未上市且未受监管实体的金融交易交易关联交易管理合规性
◎记者 张琼斯
人民银行8月30日发布《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行为,控股从多个维度划分关联交易类别,行为虚构提出内部管理总体要求,对内对外分类提出关联交易管理具体要求,重点转移重点并强化报告和披露要求、防范防范明确监督管理措施。利润利益
根据文件的输送起草说明,规范关联交易行为是央行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键,也是规范公司关联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重要方式。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控股集团的金融交易交易母公司,既要开展本级关联交易管理,控股指导和督促附属机构满足相应的行为虚构关联交易监管规定,还应从集团整体、跨行业、跨机构视角,对集团内部交易和集团对外关联交易及其风险敞口进行收集汇总、监测分析和评估预警,以促进金融控股集团规范运作和稳健经营。
征求意见稿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开展关联交易应当遵循穿透识别、合理公允、公开透明和治理独立等原则。关联交易应符合商业合理原则,具有真实的业务背景,确保交易条件合理、交易价格公允。金融控股公司应维护附属机构的独立运作,通过公司治理程序正当行使股东权利。
征求意见稿从多个维度划分关联交易类别。具体而言,按照交易主体不同,将关联交易分为金融控股公司本级关联交易和附属机构关联交易,前者受人民银行监管,后者受金融监管部门监管;按照管理目标不同,集团内部交易重点防范虚构交易、转移利润、隐藏风险、监管套利等问题,集团对外关联交易重点防范利益输送风险;按照交易类型不同,将关联交易分为投融资类、资产转移类、提供服务类及其他,以便于开展统计分析和风险管理;按照交易金额不同,将本级关联交易分为重大关联交易和一般关联交易,适用不同的管理要求。
征求意见稿还分类提出关联交易管理具体要求。其中,针对本级关联交易管理,金融控股公司应重点关注关联交易的合规性和公允性,建立关联交易协议签订、内部审批等全流程管控措施;针对附属机构关联交易管理,金融控股公司应充分发挥指导督促作用,重点关注重要附属机构、未上市且未受监管实体的关联交易管理合规性;针对集团内部交易管理,金融控股公司应重点评估交易的合理性、各机构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风险传染性等;针对集团对外关联交易管理,金融控股公司应重点关注金融控股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的风险等。
征求意见稿还对关联交易管理信息系统、定价、审计和内部问责提出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审慎设置关联交易限额,控制关联交易的数量和规模,不得从事禁止性行为。征求意见稿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安排。
相关文章:
- 20家白酒企业半年考:总营收超1800亿 “茅五”占半壁江山
- “打补丁”式披露16亿买房公告背后,人福医药“输血”关联方?
- 中财绿指施懿宸:企业践行ESG 应找到成本效益最适点
- 投入16人,花了3个月,海通国际拆了一辆比亚迪!仅是为了一份研报?业内热议
- 11连板大涨185%后“凉了”,天鹅股份开盘遭遇“踩踏式”跌停
- 福特中国传播及企业社会责任副总裁杨美虹:到2030年福特集团电动车销量要占到50%
- 基金销售市场回暖 有网点基金定投业务量翻番
- 眼看无法完成业绩承诺,好莱客子公司业绩承诺方拟回购子公司51%股权
- A股又曝欺诈发行大案!泽达易盛连续6年财务造假,“看门人”中介机构责任几何
- 春秋航空董秘陈可:航空业及市场恢复是大概率事件